《痛苦》是由艾玛努艾尔·芬奇执导,艾玛努艾尔·芬奇,雅克·菲耶斯基,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梅兰尼·蒂埃里,伯努瓦·马吉梅尔,班等明星主演的剧情,电影,电影。
在这个故事中,痛苦的玛格丽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但她的坚持和勇气使她成为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她不仅为自己的爱人奋斗,也为了那些被战争摧毁的人们而奋斗。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也不能失去希望,我们应该坚持下去,勇敢地面对困难。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会坚强和勇敢,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痛苦玛格丽特的故事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它提醒我们,即使面对最艰难的局面,我们也不能放弃,我们应该坚持到底,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未来的希望。
《痛苦》别名:Memoir of Pain,Memoir of War,痛苦 La douleur。该片于2017-09-27上映,制片国家/地区为法国。该片时长共127分钟,语言对白法语,最新状态更新HD。该片评分6.8分,评分人数999人。
职业: 导演,演员,编剧
生于1987年12月4日在法国诺曼底,生活在巴黎,喜欢登山和打网球。从1998年到2002年,他是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的成员。2002年,在塞...更多
《痛苦》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展现女主角玛格丽特在战争期间的痛苦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的伤害和痛苦。玛格丽特为了救出被警察抓走的丈夫,不断努力打听消息,但是她的等待却没有结果。这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中,她开始怀疑与她见面的警察拉比耶的真实意图。电影通过展现玛格丽特的痛苦和挣扎,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同时,电影也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们的选择和行为。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表演,《痛苦》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战争时期的痛苦与等待之中。这部电影不仅令人震撼,更引人深思,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佳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港真,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我一直觉得杜拉斯小说是不可拍的,没有电影可以表现出杜拉斯文字里那种迷乱倒错而又多维丰富的魅力——就像著名的《情人(L'amant)》,即使如Jean-Jacques Annaud这样的大导演却也只能拍出一部中规中矩的情色剧情片。
Emmanuel Finkiel导演和另一位编剧Jacques Fieschi无疑对于杜拉斯的文本甚是熟稔,电影中女主人公的梦魇镜头几乎处处可见小说中的细节(例如作家与Robert.L早夭的孩子)。然而,无论是文学抑或影视,好的改编作品必有取舍重构,而非追求面面俱到地拷贝镜像。这部电影主要改自杜拉斯的两部作品:《某先生,化名皮埃尔·拉比耶(Monsieur X. dit ici Pierre Rabier)》和与电影同名的《痛苦(La Douleur)》。前者谈恐惧,谈死亡,谈作家与盖世太保之间既是掌控对方命运的警察、又是被掌控的犯人的关系,电影中砍掉了原著中拉比耶的被捕和被审判,与后者衔接起来却更显天衣无缝。电影对后者的改编则将原著中日记形式的散乱材料重新组合理顺,Robert.L回家后如何恢复的部分被略去,让这个人物成为一个印象、一个名字,当片尾引述小说末尾
我明白他知道,他知道每一天的每个时辰我都在想:“他没有死在集中营。”之时,更回味无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省略掉两本小说拉比耶和罗伯特的这些情节也使更多焦点聚集在女主人公身上,这也似乎使得电影中的杜拉斯比原作的杜拉斯更“自恋”XD)
电影还原了原作的意识流书写,采用了并不讨喜的叙事节奏。杜拉斯小说中惯用的叙述者(也就是作者)混淆人称代词的自我审视,也表现为多重女主人公形象的自我观看。然而,也许是在杜拉斯文字面前的不自信,电影中还是通过女主人公的旁白大段大段地引用了这些文字。听着Thierry女神的朗读,背景是让人想起乌斯特沃斯卡娅作品的无调性现代音乐,还有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画面,我简直想不出这些文字还有什么比这更好、更具感染力的表现方式。当Thierry女神说到集中营某个犹太小女孩的故事(肘关节穿破了皮肤、生殖器被割除,却感受不到疼痛)时,尽管读过了小说,我还是差点没忍住落泪...